主頁 > Inno@俊和 > 科研四大領域 >

裝配式建築

裝配式建築

俊和一直緊貼建造業的最新發展趨勢,採用先進創新的製造和裝配的設計(DfMA)及組裝合成建築法(MiC)技術,務求加快工程進度,提高施工效率、安全性和可持續性。

 

 

製造及裝配設計 (DfMA)

 

「製造及裝配設計」(DfMA)是MiC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著重簡易製造及快速裝配的設計方法。近年香港建造業開始採納 DfMA 於場外預製MiC住宅單位和模組,包括廚房及廁所等,DfMA 能透過簡化設計,更有效率地於短時間內製造並組裝各種組件。

標誌性項目

 
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公共洗手間翻新工程

俊和於「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公共洗手間翻新工程」中應用用製造及裝配設計(DfMA)方法設計。改善工程包括位於客運大樓(一號客運大樓及專車候車大樓)內不同位置的公共洗手間。洗手間內的指定組件均使用DfMA方法設計,在場外預製,大大減少工程對機場運作和大眾的影響。

綠怡雅苑

綠怡雅苑是香港首個採用「全預製混凝土組件建造法」的建築項目,由三棟分別為36層、34層和32層的樓宇組成,包括一個平台和兩層地下低層。團隊於施工初期應用BIM技術,及早辨識潛在碰撞情況,並且加以避免,免於浪費材料之餘,亦減輕外牆磁磚剝落的風險。預製組件包括結構和非結構外牆、樓梯、垃圾槽、隔牆、護牆、半預製樓板和陽台。

香港乳癌基金會賽馬會乳健中心(九龍)

中心標誌的大樓外牆為預製組件,內部結構則由預製的空心樓板製作而成,無需橫樑支撐。項目於香港工程師學會舉辦的「Structural Excellence Award 2019」中勇奪殊榮,在「非住宅類別」中獲得「嘉許獎」(Commendation Merit Award),表揚項目在美感、設計意念及方法、獨特性、創新及創意、建築效益,以及可持續性方面的出色表現。

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 (Concrete MiC)

 

 

俊和與巴馬丹拿集團合作研發出五面模組「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」,以及能與前者搭配應用的「牆壁連接技術」。全套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方法和「牆壁連接技術」已通過屋宇署的「預先認可機制」,獲准應用於香港的樓宇發展項目。

「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」的「牆壁連接技術」亦獲得相關專利,讓俊和成為香港首家建築公司採用此建築法的設計及施工方案,可建造最高達 40 層的樓宇,大大提升建造效能。

俊和擁有豐富的建造經驗和專業資深的建築信息模型(BIM)團隊,能夠於此領域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,由設計至建造一手包辦,將「混凝土組裝合成建築法」純熟運用於各工程項目之中。

鋼—混凝土混合組裝合成建築法 (Steel - Concrete MiC)

 

在創新科技基金(ITF)的支持下,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(NAMI)與俊和合作,推出了一個創新的鋼—混凝土混合組裝合成建築法(Steel - Concrete MiC)系統。在這個組裝合成建築法系統中,通過使用高強度鋼作為結構框架和高強度輕質混凝土作為牆板,設計與純混凝土模組相比,整體模組重量至少減少了百分之三十。此外,還專門為此系統設計了一種創新的「三防」縫合系統(防水、防火、防煙)。

標誌性項目

業成街6號

在公營房屋供應短缺的情況下,過渡性住房單位有助解決基層市民迫切性的住屋需要。俊和「鋼結構組裝合成」(Steel MiC)的項目,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(HKCSS)負責統籌及策劃的業成街組合社會房屋項目「業成6號」,一共提供 116 個過渡性住房單位,並已於2022年 7 月底進入工地組件安裝階段,逾百組件於 14 天內完成組裝。